《吸水》 水印木刻 35×35cm 1982年 蒙希平
《孩子媽媽》 水印木刻 35×35cm 1982年 蒙希平
《春雁》 水印木刻 50×73cm 2001年 蒙希平
古人論詩有云“一切景語皆情語”,意即描寫景物也是為了抒發(fā)情感。作為北大荒第三代版畫家的蒙希平就深諳這一點,其版畫作品大多“以我觀物,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”。
蒙希平出生于黑龍江省寶清縣八五三農場,鄉(xiāng)村的日常生活、農場的生產勞作,使其對自然和生命有著深刻的觀察與感悟,他的水印版畫多以田野鄉(xiāng)間常見的小動物為主題,將情感寄托于禽鳥之中,表現(xiàn)出人與自然、人與動物、人與社會之間深刻而細膩的關系,展現(xiàn)了大自然的靈動和生命的力量,傳遞出畫家獨特的藝術語言與情感寄托。
“凡物之美者,盈天地間皆是也,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見”;羅丹也說,“世界上并不缺少美,而是缺少發(fā)現(xiàn)美的眼睛”。面對人們司空見慣的家禽牲畜、小鳥昆蟲,蒙希平探尋著別樣的詩意光輝,生命情感與個體記憶的融會貫通,不斷進行美的發(fā)現(xiàn)和創(chuàng)造。他刻刀下的禽鳥并非單純的自然再現(xiàn),而是充滿了深厚的人文情懷與個體情感,體現(xiàn)出思想的芬芳與呢喃。
情感是藝術的出發(fā)點,同時也是藝術的歸宿點。藝術家只有將情感真實地注入藝術作品中,作品才會具備感染力。蒙希平就善于從心靈的深處汲取情感,并為這種真摯的情感尋找到清晰獨特的表達方式。他常常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童年、故鄉(xiāng)與勞作的記憶。正如他所說:“我的人生觀與我的創(chuàng)作,都與我深愛的故鄉(xiāng)和大自然息息相關。尤其是童年圍繞著我的那些動物:小雞、小鴨、小鵝、小狗和小貓,我總是把它們當成朋友。它們在我眼里都是充滿靈性的動物,有屬于它們的喜怒哀樂,還有親情甚至愛情。我從它們身上領略最多的,就是那種對主人和家的忠誠,還有一種隨遇而安的超然?!痹谒劾?,這些動物充滿了靈性,有屬于它們的喜怒哀樂,甚至親情和愛情。這種將動物視為情感載體的方式,使得蒙希平的作品不僅充滿溫情,還表現(xiàn)出對自然的熱愛與生命的尊重。
母愛是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,這博大的愛沉浸在萬物之中,充盈于天地之間。蒙希平的水印版畫經常通過禽鳥幼雛的守護依偎,展現(xiàn)母愛的深沉與家庭的溫暖。這種情感寄托不僅僅是對童年回憶的表達,更是對人類情感本質的探索?!逗⒆計寢尅穭?chuàng)作于1982年,被中國美術館收藏,當時蒙希平只有19歲,但已經能夠駕輕就熟、利落老道。黑白灰為主的色調體現(xiàn)出中國傳統(tǒng)寫意畫筆觸墨韻的空靈意境;左右對稱的構圖產生了平衡穩(wěn)定之感;豎向的板杖木門與橫向的柈子垛形成了獨特的視覺沖擊力。也許是孩子們淘氣跑遠了,離開了媽媽的視線;也許是媽媽發(fā)現(xiàn)了好吃的食物,呼喚孩子們前來覓食;蘆花母雞飛身居于板杖門之上,咕咕咕地呼喚著她的孩子們。毛茸茸的小雞雛聽到媽媽的聲音,扭動著圓滾滾的身子嘰嘰喳喳地匯集過來,稚嫩的黃色、橙色的小嘴兒和小爪子使小雞雛可愛的形象呼之欲出。俯身向下的雞媽媽與伸著小脖子仰望的雞寶寶們上下呼應、動靜結合,情趣盎然。畫面上方的母雞象征著“三春暉”的母愛如同陽光一樣溫暖明媚,孩子們在母親的庇護之下健康茁壯地成長?!半u”與“吉”諧音;雞媽媽與九只小雞雛又有著“十全十美”寓意,蒙希平以自己的方式解讀著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,并活用于自己的版畫創(chuàng)作,形成了兼具視覺沖擊力與文化厚重感的獨特風格?!稏|北小笨雞》《暮歸》等作品中雞的形象同樣喜慶祥和,并運用了數(shù)字意象寓意著北大荒墾區(qū)生活的幸福美滿。
情感是藝術的出發(fā)點,同時也是藝術的歸宿點。蒙希平善于從心靈深處汲取情感,并為這種真摯的情感尋找到清晰的表達方式,他的作品總是充滿著真意,樸素中閃耀著生命的靈動與光芒。《晨》中無憂無慮的鳥兒們沐浴著朝霞,畫家深愛的黑土地被賦予了豐富的暖色調?!抖椤分邪籽└采w的小院里雞群與耕牛依偎取暖,每一只雞都是圓滾滾的、胖乎乎的,耕牛眼睛更是彎彎的、笑瞇瞇的,畫面洋溢著和諧友愛的氣氛,更體現(xiàn)出黑土地鄉(xiāng)村生活的歲月靜好與豐沃富饒。
蒙希平在作品中融入了深刻的哲學思考,他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探討生命的本質與意義。作品中那些野鳥、大雁等形象,常常被賦予了哲學意味?!洞貉恪分挟嫾乙源笱愦簹w表現(xiàn)生命中的遷徙與流動,用背景中的空寂與留白暗示生命旅途中的孤獨與堅韌。畫面雖簡潔,卻充滿了無盡的想象空間,這種情感表達超越了單純的景觀再現(xiàn),而成為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探討?!都澎o的冬天》將哲學的靜穆點染于夜幕,《春分》用輕風吹拂雪原的波浪來表現(xiàn)心的悸動,《吸水》用冰雪消融的滴滴答答來告知時間的腳步。
色彩是蒙希平作品中情感表達的重要手段,畫家通過色彩的對比來突出作品的情感張力。他常常以淺色作為底色,通過多層次的“撞水”和“分層套色”技巧,使顏色在紙面上相互滲透、疊加,形成豐富的色彩層次。他善于使用淺淡的藍色、灰色描繪北方的天空與雪野,局部的暖色成為點睛之筆,再通過“撞水”技法讓色彩之間自然過渡,使畫面充滿了流動感和光影的變化。這種處理方式既體現(xiàn)了西方油印版畫的層次感與立體感,又保留了中國水印木刻中的空靈與淡雅。蒙希平慣用斜刀,刻制時大刀闊斧,但刀法輕盈流暢,刀鋒猶如在紙面上舞蹈,形成細膩、靈動的線條?!杜巍房坍嬃艘恢坏ろ旡Q悠然地在蒲棒叢中踱著步子。畫面遠景層次豐富的灰色背景調子象征著廣袤的黑土地,近景土地略加赤色點染象征北大荒涌動著的無限春潮,使得整幅畫面在冷寂中透出一絲溫暖。線條的疏密、留白的分布營造出畫面空間的節(jié)奏感;虛實、濃淡干濕、直線曲線相結合打造出飽含希望的情感氛圍。
誠如著名版畫家李樺所言,蒙希平的版畫“使北大荒版畫從內容到形式都呈現(xiàn)出一種新的面貌”。蒙希平用心體味生命,用情感來表述生命,他以水印版畫作為媒介,通過精細的刀法、豐富的肌理、獨特的色彩向觀者展現(xiàn)了一個充滿情感與詩意的世界,讓人們在觀賞中感受到自然之美與生命的力量。他的作品不僅具有視覺上的藝術享受,更是一種情感與思想的共鳴。